【網絡媒體走轉改】到基層書寫靚麗人生
到基層書寫靚麗人生
——記全省優秀駐村工作隊隊員徐光文
記者 梁永吉
春節前夕,記者來到臨夏縣掌子溝鄉達沙村,只見一排排新建的磚瓦房整齊劃一,一條條寬敞、干凈整潔的水泥路直通各家門口;文化廣場上,幾位老人圍在一起下象棋,孩子們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……一幅安居樂業的新農村新生活場景展現在眼前。
達沙村位于臨夏縣西部,是一個高海拔的山村,全村245戶群眾居住在兩座大山之間狹長的山溝里。在這個1000多人的村子里,生活著回、漢、東鄉、藏、撒拉等多個民族。曾經,該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,信息閉塞,交通不便,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是該村行路難的真實寫照。
自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,短短幾年間,該村的危舊房改造率、自來水入戶率、水泥路通戶率等相繼達到了100%,適齡學生入學率100%……群眾的生活呈現出逐步富裕的新氣象。
“我們村之所以有了今天的變化,主要是黨的精準扶貧政策,還有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、村黨支部副書記徐光文等為村里的發展出謀劃策?!痹谡劦皆摯灏l生的巨大變化時,村支書馬祎說。
徐光文是州文聯的一名干部,6年前,他被安排到達沙村,擔任了該村的黨支部副書記。一到達沙村,徐光文就和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展開了各項工作。在他的民情日記中這樣寫道:“通過幾天的調研,我認為制約達沙村經濟發展、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因素有:一是群眾接受教育年限太短;二是交通不便、信息閉塞、基礎設施薄弱;三是還有部分群眾沒有接通自來水……”
掌握了村里的實際情況后,徐光文和“村兩委”班子成員逐戶查看水管線路、測量自來水管道長度、爭取項目立項等工作同步展開?!笆┕こ跗?,因開挖管道,個別群眾吃水受到影響,產生了情緒。為此,徐光文幾次登門做思想工作、疏導情緒,才使得工程如期順利完成?!贝逯魅瓮趵普f:“沒有幫扶干部的努力,我們村里的發展就不會這么順利?!?nbsp;
隨后,徐光文和“村兩委”班子成員又開始了新的奔波,先后協調州縣財政部門、交通部門在該村實施了“以獎代補”“一事一議”等項目,三年間,7個社的主干道和巷道全部實現了硬化。路修好了,達沙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瓶頸也打通了?!白詮牡缆酚不?,我們再也不害怕下雨了。娃娃們上學,我們下地干活很方便了?!倍缛罕婑R由素夫如是說。
幾年間,在達沙村先后實施了危舊房改造、易地搬遷、村社道路硬化、人畜安全飲水等1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。
“只有解決‘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’的現狀,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群眾擺脫貧困的難題?!辈栌囡埡?,徐光文思考著這個問題。
他是這樣想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2014年春季,徐光文先后籌措6萬元,給該村引進了當歸、松樹苗,并扶持部分群眾進行了種植。當年試種的10畝當歸,一年下來,種植收益達到了5萬元。群眾嘗到了甜頭,連年增加種植面積,目前,村種植面積達到了500多畝。同時,還協調畜牧等相關單位,積極爭取特色養殖項目,動員群眾進行獺兔養殖,目前,該村已建成獺兔規模養殖場1個,養殖點25個,較大規模養殖戶有5戶,進一步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。
文化教育程度低,外出務工無技術,是該村當時的又一現狀。為此,徐光文和“村兩委”班子聯系縣上扶貧辦等部門,在村里相繼開展了牛肉拉面、汽車駕駛及維修、建筑技術、刺繡和雕刻等技能培訓,讓掌握一技之長的群眾外出務工,提高穩定的工資收入。據了解,近幾年,該村每年勞務輸轉600多人次,實現勞務創收200多萬元。
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起來了,富民產業培育起來了。2015年,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底的2000元躍增到5000多元,實現了整村脫貧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獲。2017年9月,徐光文獲得了“全省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工作隊隊員”榮譽稱號。面對榮譽,他只是淡淡一笑,他表示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,今后將繼續奔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。